100本書的故事
編輯導讀:
編輯手記 100本書,2500元的碼洋,一位普通的新華書店業(yè)務員,為了完成客戶的這筆訂單,自己搭上時間和金錢,日夜兼程,如期將書送到客戶手中,完成了任務。一個平常的周五下午,我像平時一樣收拾好心情準備下班,就在這時,電話鈴急促地響起,直覺告訴我,一定是工作上的要緊事。果不其然,下周客戶開全省會議需要兩種書,周三務必送到,任務緊急。通過查詢,客戶需要的《心懷生命》連鎖總部還有庫存,正好夠90本的需求,可另一本《瞿秋白散文》庫存不足,馬上聯(lián)系出版社的業(yè)務員,確認有貨后,聯(lián)系總部客服,申請直發(fā)。經溝通,周一安排庫房直發(fā)快遞,能保證周三上午送到,我懸著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。周三上午,我接到快遞電話,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,書終于湊齊了。收了貨包,我一驗貨,麻煩來了,書發(fā)錯了。 立即聯(lián)系出版社,一說收貨情況,對方也蒙了。
此時,對我們業(yè)務員來說,時間就是生命,能夠按時按點、保質保量地把書送到客戶手中,就是我們唯一的使命。山東省內沒貨,100本書,2500元的碼洋,要不和客戶協(xié)商下,緩緩?萬般無奈,我打通了客戶的電話,客戶上來第一句話就是:“新華書店咋能辦這事兒呢?”我心里別提多難受了。“這個書,是會議的主要內容之一,領導親自指定的,你要弄不來,我們這就是事故!你想辦法吧,我們明天8:30開會,你務必保證在明天早7點左右送到會場。”客戶的要求就是此刻戰(zhàn)場上的號角,放下電話我想,只有自己去上海拿貨,才能保證需求,走!
14點:在聊城上高速
16點:到濟南西站,買高鐵車票。
17點12分:發(fā)車。
21點34分:到上海。
這情節(jié)就像美國大片里的最后一分鐘營救!
23點:到了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張應龍老師那里,見面二話沒說,哥兒倆一人一包書,扛著就往徐州站趕。凌晨12點,我終于坐上了回程的火車,雖然沒有座位,但心里長舒了口氣。
在單調的火車聲中,我半睡半醒地到了濟南,不到6點從停車場取了車,上高速我就往聊城奔。我清楚地記住了時間:7點12分從聊城東下高速,7點20分到了客戶的會場,跟著工作人員把書給擺到會場上,驚險但圓滿地完成了任務。這筆業(yè)務一共是5380元的碼洋。我這趟差旅就花了1020元左右。有同志問我,你搭錢,又搭時間,圖的啥呢?
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。人活著,就得干事兒,現(xiàn)在機會有了,舞臺有了,就等著咱登臺亮相,咱為啥不甩開膀子,亮開嗓子,好好地吼上幾聲呢?不圖別的,二十年之后退休,至少咱也能拍著自己的胸脯,自豪地說:我努力過,我奮斗過,我成功過!盡管我一輩子就干了個發(fā)行員的工作,但我一樣過得精彩,在書店發(fā)展的歷史上,也有咱的腳印。
編輯手記 100本書,2500元的碼洋,一位普通的新華書店業(yè)務員,為了完成客戶的這筆訂單,自己搭上時間和金錢,日夜兼程,如期將書送到客戶手中,完成了任務。正是因為作者深深地熱愛著這份工作,其中有苦也有累,更有困難當?shù)?、難以為繼的時候,但無論何時,他都沒有忘記,自己是一個新華人,艱苦奮斗的傳統(tǒng)流在新華人的血液中,那些苦和累都在自己的成長中、客戶的滿意中變得微不足道了。此文與做營銷工作的兄弟姐妹共勉,弘揚正能量,為新華精神點贊!